其实我们也讨论到房价的问题是大家主要的关注度基本上都放在了一二线城市,至少是省会城市。
(资料图片)
至于那些广大的3、四线城市,甚至五六线城市,其实大家都很少关注,因为他们只是一个平均数,甚至在统计的范畴里面基本上都不放进去的。
大家只看到了北上广深每平米六七万的房子,但是有些房子可能几百几千的都有。甚至于比如像鸡西,鹤岗这些城市,十来万买一套房子很轻松,包括山东乳山的一些海景房,基本上也就是在两千多一平就能买得到。
所以说最具有代表性的就像环境房产。燕郊当时的房价在2017年处于最高点的时候,出现过41000平的这个价高价。
到现在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在一万出头,甚至有极个别的盘单价低于1万。所以说除了热门的极少数的一二线热点城市之外,其实绝大多数的城市目前上演的都是一个资产贬值的情况。
就像我们相关的机构统计的这些数据一样。因为房地产是我们所有的金融风险中的一个灰犀牛。也就是说大家越是熟悉它,但是越会根据一贯的惯性来判定它。
房地产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面一直处于一个上涨状态,只是涨得快和涨得慢、涨得多、涨得少的一个区别。但是现在一旦出现了下行之后,很多人依据以前的惯性,甚至还有人敢赌敢搏的开始加杠杆等等。
这个时候一旦出现各种风险的话,其实它的概率一是高,另外是影响面会特别大。所以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两年一定要考虑好资产贬值的一个准备。
所以说,不管你到底有钱还是没有钱,这四件事情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尽量不要做。
首先就是加杠杆投资买房。我们以前经常看到一个问题,就是投资有风险。
其实买房子本身就是一种投资,不要说什么,我买了就是自己住的,以后住一辈子。房产的金融属性和居住属性,它两个本身就是分开的。
也就是说很多人买房子不单纯的是为了住。能增值是更好的。一旦你加杠杆,比如月供。抬高通过首付或者零首付等等,勉强上车买房。
如果一旦房价出现不涨或者说是下降的一个问题的话,很多人就会破产杠杆。这个东西是顺风顺水。房价上涨的时候的一个财富加倍器。
但是一旦出现了这种逆风而行的这种情况的话,基本上就会导致人损失很大。从2016年开始,其实很多人就应该注意到这个风险。
因为在2017年的时候是房价的最高点。国家坚持房住不炒,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听进去的人不多,但是如今的证明包括房价等等走势,就是再一次证明了这一逻辑没有错。商品房最终还是由供需来影响其价格,受整体的一个调控政策的一个影响。
第二点就是创业。很多人都喜欢创业,听这些创业故事,一些名人挥斥方遒,赚了大钱。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
就是创业赚的多,但是他也赔的多,打工挣钱少,但是几乎不会赔钱。创业需要你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统筹的能力。
所以说大家创业可以考虑创业,但是一定要有规划,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如果进入到市场去跟别人竞争的话,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受众群体在哪里?
你如何获得他们的选择?跟别的竞品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产品或者你的服务一定要把这些做好备案。另外留足充足的空间,不要梭哈进去。
这样的话一旦失败了之后,想再站起来就特别的难。尤其是目前经济状况特别不明确的这种前提之下。
第三就是透支消费。最近这些年,很多人随着各式各样的一个诱惑大家提前消费,超前消费的这种所有的广告,所有的产品几乎都在让大家掏钱。
所有的APP,所有的购物网站都在通过各种广告,各种提醒,各种的会员等等各种方式,都在让你去消费。
这个时候加上很多人现在消费都是用数字消费,不是现金消费,很多人就会产生盲目的一种这种扩大消费额的这种情况。第一就是花钱的时候没有感觉。
就是通过支付宝或者通过微信等等,把钱给支付了,你并意识不到问题。你的钱出去了多少。
第二个问题就是久而久之,加上各种透支消费,比如你的信用卡,比如你的借呗、花呗等等,就导致大家债务越滚越大。
所以最近这两年一旦碰到经济形势不好的这种情况,叠加疫情的影响,很多人不仅仅把以前的这种所剩不多的储蓄给花光了,甚至现在还透支了很多未来的一些消费。
第四点就是投资理财,尤其是高风险理财。大家应该记得一个问题。第一。风险与收益永远成正比。也就是说收益告诉你很高,那么它的风险相对应的就会很高。
尤其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通胀期理财的风险就会变得更高,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收紧货币政策。那么这些高风险的产品,它的价值肯定要缩水。
所以2023年和2024年大家准备怎么度过自己的日子,怎么熬过这段日子,一定要想清楚了之后再做这四件事情,能避免则尽量避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