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山西:从“空心村”到“创意园” 今日讯

2023-06-14 10:33:3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西:从“空心村”到“创意园”

中国文化报驻山西实习记者 朱萌


(资料图片)

十几年前,艺术家渠岩在山西省和顺县松烟镇许村开辟美术展厅时,有村民凑过来打量那些待挂起的作品,不解地问他:“这花花绿绿的倒是好看,但是画这个能干啥,还不如种地实在。”

彼时,许村还是连绵太行山中一个封闭的小村落,不少村民祖辈困于山中,以种地为生。美术、艺术于他们来说,是“城里人搞的没啥用的玩意儿”。

长期以来,许多乡村都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城市里美术展、读书节等随处可见的文化活动因种种因素影响,难以完全在农村铺展开来。

阅读、美术、艺术、文学、电影可以“修复”这些衰落的乡村吗?在山西,许村、贾家庄村、浙水村、守口堡村等以自身经验,证明了公共文化艺术改变乡村、服务村民的可行性。

营造整体文化氛围感

2010年前后,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介入乡村项目蔚然成风,许村也因其自然风光和历史积淀吸引了艺术家的注意。2011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成立,同年开始举办乡村国际艺术节,美术馆、文化广场、书屋等公共文化空间在此过程中得以兴建。

有专家认为,不太发达的乡村往往也没有成熟的土壤来接受当代艺术,文化场馆难以单纯通过免费开放吸引村民进入,需要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梳理、对比历届艺术节主题,从第一届的“一次东西方的对话”,到第四届的“神圣的家”、第五届的“庙与会”,从主题变迁能看出,活动方在不断将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体参与输出当地文化,让村民的主体性逐步觉醒。

虽然难以在短期内提升村民文化艺术素养,但在许村党支部书记看来,艺术节的有益影响并不是让村民看懂了画展,而是经过文化的浸润,村民见了世面、长了志气,素质不断提升,也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想法和动力。

在美术馆里,自称“大老粗”的村民王小仲能有模有样地分辨油画和水彩画;村子里爱画画的聋哑人王仲祥也有了实现自我的机会。耳濡目染下,明清街旁村民自己打理起乡村艺术品小店,里边是他们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树根、树桩、废旧农具打造的“乡土艺术品”。

随着艺术节的开展,在公共文化空间里,驻村艺术家为村里的孩子进行英语、绘画、钢琴助学等活动,当地村民视野更加多元、开放。加拿大驻村艺术家阿丽亚娜·布雷斯说:“刚来许村时,孩子们羞涩、胆怯,现在已经能大方、自然地和我们交流。”

把文化镶嵌在日常生活中

“介入性”文化项目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文化活动和村民之间的隔离。因地制宜,让村民对这些文化活动、空间没有陌生感,也是提升村民参与度的途径之一。

1959年,作家马烽担当编剧、取材于汾阳市贾家庄村的奋斗题材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经上映,立马火遍全国,让这座曾是一片盐碱地的落后小村庄积淀起关于文学和电影的梦。

“小时候,要走很远才能看上电影。那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们身边没有影院呢?”导演贾樟柯回忆童年的贾家庄时说。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村里将废弃水泥厂房改成了工业文化创意园,86358贾家庄短片周、吕梁文学季在此举办。电影、文学印记的强化,不仅让贾家庄成为中国农村变迁的一个典型,也让村民的精气神大变样。

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会在农闲时走进新浪潮书店、贾家庄益智图书苑,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头脑;年轻人不用出村便能在种子影院看电影。受到电影人沙龙、讲座的影响,村里人人都能写几笔、唱几嗓子。在村里举办“致敬新时代”征文朗读分享大会时,几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征文1722件,平均每户人家至少投稿两篇,全村老老少少3000人全都参与其中,可见如今村里文风之盛。

让村民感受文化带来的充盈体验

吕梁市临县孙家口村的窑洞式庄园艺术馆、晋城市陵川县浙水村依山构筑的自然图书馆、朔州市右玉县由一座旧粮站改造成的“右卫艺术粮仓”等能为村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场馆,基于村民熟悉的沟壑山梁、窑洞院落去打造,以在地性设计语言,让空间与村民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

正如艺术家信王军对村民说的:“美术馆不是我们的,也不是他们的,而是你们的。”

如果说,村落整体文化氛围的塑造是公共文化发展的土壤,文化空间、活动品牌的在地性设计是种子,那么在山西省文化馆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世平看来,更契合老百姓喜好的丰富活动,就是让公共文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养料。

山西省历来重视公共文化建设,近年来更是将文化惠民纳入政府惠民工程、政府民生实事。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网络摄影大赛、广场舞大赛、农民工歌手大赛、农民画作品巡展等众多活动充分调动起基层群众的力量。

依托乡村阅读空间,山西省图书馆持续走到基层开展文源讲坛等品牌活动,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起初村民不主动来听,我们就挨家挨户去请,以聊天的形式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山西省图书馆专家文化志愿者杨老师认为,活动的开展是要让村民受益,用百姓能接受的讲故事、打比喻的方式让村民听进去、听明白,村民读书、参加活动逐渐变得主动。

近年来,山西不少乡村通过文化造梦,为村民提供了不一样的阅读、观赏、互动体验。随着山西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村落开启文化探索,必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

标签:

珠宝展示